•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86岁的老劳模托黄宝妹:这里是我们的幸福源泉

更新时间:2018-1-15 10:25:31     来源: 解放日报

最近,86岁的黄宝妹在电视新闻里看见,上海发布党的诞生地形象标识,她开心地招呼家人一起看。“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上海人民很光荣,有责任把上海建设得更好。”老人托孙子为她办件事,专程去中共一大会址留言。

黄宝妹曾是上海市国棉十七厂的纺织工人,上世纪五十年代被评为全国劳模和上海市劳模,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接见。“想想过去的艰辛,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她说,“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每个人艰苦奋斗,努力奉献,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办公室里坐不住,“我愿意一直当工人”

黄宝妹对党特别有感情,从旧社会一路走来的她深知,是共产党带领大家走向幸福,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社会安定不再动荡。

“解放前,我们今天逃难,明天受灾,吃了上顿愁下顿。”为了全家人的生计,黄宝妹12岁起就跟着母亲,每天下午去东海滩,赤脚踏海水,上船挑一担20多斤的盐回家,第二天早早起床,挑上盐再赶十公里路,到高庙卖盐。

后来,盐不好卖,她又转去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纺纱劳动,常受工头欺压。“工头做一个动作,让我们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腿站酸了不说,手指的皮被纱磨破,勒出了血。”那些年,社会动荡,生活得不到安宁。

黄宝妹回忆,1949年5月27日那天,上海解放了。“像天降神兵一样,上海驻满了解放军,他们露宿街头,待人和气。”当宣布废除“拿摩温”制度和抄身制时,曾经是包身工的工人们心情舒畅,扬眉吐气。

从那时起,黄宝妹怀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积极劳动,一心想着多纺纱、纺好纱。在一些技能好手的启发下,她摸索了许多工作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1952年11月,她光荣入党。1953年,她被评为纺织工业部首届全国劳模。之后,黄宝妹跟随党组织第一次踏入一大会址,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曾经的苦难和如今的幸福全部涌了出来,“我们对这里的感情很独特,对我来说它很神圣,因为这里是我们幸福的原点。”

评上劳模,黄宝妹坐火车去北京开会途中,看到许多农民在田地里光着膀子干活,没衣服穿,皮肤晒得通红,孩子们衣衫褴褛。那一刻,她鼻酸了,心中暗想:好好劳动,好好工作,不单是报恩感恩,纺织工人还有责任让全国人民穿上新衣。

26岁那年,组织任命黄宝妹当干部。可坐在办公室没几天,她浑身不舒服,又找到上级部门要求回车间,“生产很有意义,我愿意一直当工人。”就这样,黄宝妹当了一辈子工人,她说,“人活着有事情做,为社会做贡献就有意义,也活得更幸福。”

工作可以退休,“党员身份可没有退休”

大桥街道近日的一次创新创业志愿者活动中,86岁的黄宝妹又赶来了,大家都亲热地叫她“黄妈妈”。她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工作可以退休,党员身份可没有退休,思想上不能退休。”她说,入党宣誓时说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自己应该量力而行,做点事情”。

黄妈妈所在的小区正在进行业委会换届,居委干部找到她,让她帮忙寻觅人选。黄妈妈又开始走家串户,游说热心人士。“小区也是家。”她说,居委干部只有几个人,不靠大家怎么行?“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历来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她看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就要靠大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退休后,作为本市“百老讲师团”的一员,黄宝妹多次踏入一大会址参加宣讲活动。在这个我们党出征的地方,她诚恳地和年轻人说心里话。“现在我们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们不能忘本,要饮水思源。”黄妈妈说,说到底,幸福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发挥自己的价值。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宝妹退休后,应新疆某建设兵团邀请,前往新疆石河子市协助建棉纺厂。她不计报酬,数次进出新疆,从厂房设计到购买设备、人员挑选、技术培训,热心帮忙。“如果全国的党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国家能不繁荣富强吗?”

黄妈妈说,她打算带着晚辈再去一大会址走走。“一大、二大、四大会址都在上海,是城市的骄傲与荣光。”黄宝妹说,一大会址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新时代我们更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践行人生价值,“怀着初心,奋斗吧,这是我们的幸福源泉。”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