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人物 >> 正文

是什么理由让他们选择留下? 领军人才等谈上海的吸引力

更新时间:2018-7-2 14:00:02     来源: 东方网

据《劳动报》报道,承载“上海制造”拥有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梦想,高技能人才梯队的打造必不可少。在“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发展“上海制造”要加快落实人才高峰工程,汇聚卓越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打造一批“上海工程师”“上海师傅”,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重点支持面向工程化、产业化应用的高精尖人才,加强住房、落户等人才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制造产业基地往往地处边远郊区,如何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事业环境?劳动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三位分别代表着不同梯队的制造人才,发现他们心目中的上海引力。

政府资助“追梦博士”

民企也能参与火箭制造

人物:2015年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总经理刘钢博士

你能想象到,一家仅253名员工的民营企业是如何做到参与运载火箭、大型飞机等智能装备的制造?在位于闵行伦明工业园区内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有许多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装配完毕后将销往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其中,有一台名为“整体壁板多头镜像铣削加工中心”,用于铣削大型飞行器的舱体壁板。今年4月30日,它接受了航天客户的验收。

拥有一支“人才梦之队”

“拓璞是传统制造业里人才密度最高的企业。”总经理刘钢博士这样回答记者。

出生江西,上海交大博士学历,2012年起担任总经理的刘钢是机床刀具专家,曾在上海电气工作,也创过业,是复合型人才,2015年他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领军人才称号,他同样是2016年五四青年奖章的获得者。但在拓璞,刘钢并非唯一的最高学历,公司57%的员工是研发人员,其中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历74人、海归2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研发团队的强大,使拓璞无需像很多企业那样借助高校院所专家等“外脑”,大幅缩短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过程。

“当人类的星际航线徐徐升起的时候,人们能看到有这样一个团队、一家公司,为人类历史做出的贡献,这就是我们的梦想。”这是刘钢和他的团队真实的心声。

但即便拥有这样一支“人才梦之队”,刘钢也险些与梦想失之交臂。“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实现今天的腾飞,更谈何实现梦想。”在创业初期,由于研发投入过大,市场销售没跟上,公司险些资金链断裂。得知这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窘境,政府部门伸出援手。

刘钢回忆,2011年拓璞获得第一笔风险投资,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由于新产品型号较多,研发投入过大,在2012年初风险资金、银行贷款几乎消耗殆尽,但多项开发仍未最终完成,公司已是举步维艰。“得知我们面临的窘境后,上海市经信委率先启动了二个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资金和一个引进消化吸收项目资金,助力公司产品研发。同年9月,市科委拨款,在公司筹建‘上海特种数控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启动了一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闵行区相关部门也给予了重点项目支持。”企业和政府内外一同使力,才有了现在的拓璞。在2012年拓璞实现财务收支平衡,为如今助力火箭制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区领导的电话能直接拨通

刘钢向记者透露,如今公司手握高端装备的核心技术,一些连国企都拿不到的大订单纷至沓来,2018年拓璞的目标订单金额达5.3亿元。

“我们想参与建设上海高端装备制造的总部经济。”谈到企业发展规划,刘钢直言不讳。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尽管在外界看来,上海错过了互联网行业的掘金期,但在刘钢看来,这反而是上海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另一种优势。“制造行业本身就是稳扎稳打,这与上海‘求稳’的性格相符。”另一方面,上海制造业人才储备在全国遥遥领先,这意味着,要复制第二个拓璞的“高学历”团队并不难。

刘钢同样感受到了上海对于行业领军人才的重视。在刘钢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闵行区各个部委领导的号码,企业的大事小事,刘钢都能找到相关领导人汇报。即便是区长的电话他也能直接拨通,当面汇报。刘钢笑称:“虽然这是区里对领军人才的优待,但这也表明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很畅通。”

正如刘钢所说,他和团队的梦想是在上海建立具有设计中心、核心制造示范中心、全球服务中心功能的总部基地,用自主创新为国内外客户带来价值。这同样道出了上海吸引领军人才的理由:上海的制造基因将助推企业家,穿越中国制造“无人区”,让行业核心技术不再被外国企业“卡脖子”。

从农民工到船舶工匠在岛上成长、安居、授徒

人物:2017年上海市船舶工匠江南造船焊接技师朱瑞霞

上海长兴岛,与市区虽仅一江之隔,却拥有截然不同的风景。早晨7点,从市区驶来的班车在岛上排成了长队,车上载的是大多数住在市区的江南造船的职工。与长长的车队一同行进的,是穿着白色工作服,骑着自行车、电动车的住在岛上的工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要融入的不是霓虹闪烁的上海,而是要在这个有百年历史的大船厂里靠自己的技术和汗水获得认同。

江南造船模块部的朱瑞霞,就是这个长长队伍中的其中一个,她也是这个有着一万八千多名员工造船厂里的一名外乡人。她与许多外乡同事一样,农民工出身,文化水平有限,但她又与他们不一样,她是生产车间里的“名人”。

20年从工人蜕变为“匠人”

朱瑞霞来自山东菏泽,如今是江南造船模块部的一名焊接工人。她坦言,1998年追随丈夫进厂的她,怎么也想不到今日能够获得这么多荣誉。“我感觉挺自豪的,当时和我一批进厂的同事,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还留在厂里。”2008年,在一次焊接质量评比中,她焊的管子百分百过关,从此开始在车间、工厂出了名。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接踵而来。2011年公司首次承接LNG船,该船需在-163℃低温下运输液化天然气,对焊接技术要求非常严苛。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朱瑞霞所在班组。没有成熟的焊接工艺和经验借鉴,朱瑞霞带领组员,凭借自己的技术基础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反复研制、总结,最终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制订了五大项技术措施、十条施工要求、八个技术参数,成功解决了LNG船薄膜型模拟舱不锈钢波纹板的焊接难题,圆满完成了该项任务。

想起那一次的攻坚战,她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全力以赴完成任务,不能辜负船厂对我的信任,给我这样的机会。”朱瑞霞为人热情、朴实,她很感谢船厂给予她这么多认可。去年,因为获得上海市船舶工匠称号,她办理了“落户”手续,成为一名新上海人。

“师徒传承”是一份责任

前不久,她和丈夫搬进了贷款买的岛上一室一厅的房子,儿子在宁波读大学,每天的生活忙碌而有规律。如今,朱瑞霞虽仍坚持在一线工作,但她的肩上多了一份担子,优秀的焊工技术和卓越的工作业绩让她逐渐成为技术权威,江南职业技术学校特聘她为焊工技术带教老师。

“我很喜欢带徒弟的时候,这让我想起我的领导是如何手把手教会我焊工技术的。”朱瑞霞待徒弟像自己的孩子,常常在教培中心陪练到深夜后,独自骑车去厂区门口给徒弟们买糕点。在徒弟们眼里,朱师傅很严厉却也亲切,逼他们出成绩的同时也不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就是在这样一位女性技师的指导下,许多优秀的学生得以快速成长。

在船厂以朱瑞霞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她的学生获得的成绩。2011年第四届、2013年第五届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中,焊接项目分别荣获个人第一名和集体第一名;2012年全国焊接比赛中荣获个人二等奖;2012年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获得项目第一名等等。

一个船厂,就是“上海制造”的一个缩影。朱瑞霞获得的荣誉和如今的生活,除了代表着她个人的奋斗经历,也同样折射出“上海制造”对产业一线技术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她所带学生的荣誉同样是“上海制造”师徒制传承的成果。例如江南造船的“厂中校”模式:十五六岁的学生“入学即入厂”,接受的是面向船厂实际生产需要的教育培训,传授他们理论和实操知识的老师很多是江南造船的一线好手。在三年级,学生会被安排入厂实习,毕业后即可上岗工作。通过3年在江南技校的学习,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对本专业形成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船厂文化的认同,也让他们对企业产生了归属感。

今后,来沪发展的制造业人才无论是住在闵行、松江等近郊的人才公寓里,还是坐在临港、金山等远郊区的办公桌前,都将成为“上海制造”的见证者,陪伴这些远离市区的产业园区共同成长,最终目睹它们成为一座座“未来之城”。

除了宜居还要宜业与未来之城临港共成长

人物:上海交大毕业生上海新创达智能科技员工欧辰

三年1000亿元的产业投资项目落地,让临港一跃成为上海当之无愧的“智造港”。

去年12月12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总投资达1000亿元。今年,计划在临港新增和续建的产业项目多达107个,这些项目集中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领域。临港又将迎来一个制造业的“井喷时代”。

上海高端制造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临港更是如此。然而当越来越多企业愿意扎根在这个远离市中心的开发区时,员工的出行、居住、教育、娱乐让这座城中城迎来新的挑战。

“最初一个月”感受宜居

位于临港竹柏路的宜浩精品酒店,门口常年张贴着“临港人才驿站”的牌子。拖着一只行李箱,刚刚拿到临港企业offer的大学毕业生,是这座精品酒店大堂里最常见到的画面。“当初公司希望我过完年就上班,正愁着找不到地方住。”上海交大毕业的欧辰(化名)告诉,初到临港,住房成了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从今年1月1日开始,刚来临港就业、交金未满1个月的人才,只要能提供相应的已在临港企业就业证明,即可在人才驿站办理入住。

在临港的每一个年轻人和创业者,几乎都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临港人才政策扶持。“临港已有的人才住房保障涵盖租房补贴、人才公寓、公共租赁房和双定双限房,大专及以上人才在临港企业就业交金1个月后可享受前两项政策,交金满6个月后可享受公共租赁房,交金满1年后可享受双定双限房或公共租赁房,但唯独遗漏了一个阶段———人才来临港工作的最初一个月。”临港管委会组织人事办负责人说,实际上对于刚来临港工作人生地不熟的人才来说,连“最初一个月”居住问题都考虑到了。

“最初一个月”是临港给人才留下的第一印象,短短30天,留住的可能就是一个人才的心。欧辰仍然记得,在人才驿站办理了登记,凭借着公司的入职证明,他就住进了驿站的一间客房。

一条阳光走廊通向一间间房间,室内厨房、阳台等一应俱全,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俨然一个温馨的小家。“入住的第一个星期房费全免,第二个星期每天25元,到了第三、第四个星期是50元一天,直到一个月后才恢复到市场价250元。”欧辰表示,当时自己盘算着,这样到一个月以后,他就能顺利申请到公司的人才公寓了。

“人才土壤”日渐厚实

除了“宜居”,还要“宜业”。欧辰是上海交大的高材生,当初就是通过临港的就业实习基地来到这里的。而在解决住房问题后,初入职场的他还经过临港的“培养+培训+实训”人才职业发展平台培训,快速融入了临港的生活。在工作岗位上,他还可以加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项目,接受“高师带徒”训练,迅速成长为一名一线骨干。

这些年,临港在人才落户、居住、实习、就业、交通出行等各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人才环境”的土壤越来越厚实。目前,临港已初步形成限价商品房、“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人才公寓、人才租房补贴“四位一体”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今后,临港还将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鼓励企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实施“高师带徒”项目。针对创新型领军人才、经营管理或创业型领军人才、技能型领军人才,临港还将推出“临港英才”评选活动,对入选的人才给予30万元的奖励。

现阶段,“上海制造”正在加紧绘制一张产业地图,可以预见的是,临港势必将成为各个产业园区服务人才的“样本”。

“宜居、宜业、宜创”让人才归心

打造产业“人才梦之队”,三年内新增100名制造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00名行业领军人才,是“上海制造”定下的一个三年目标。

过去,“上海师傅”享誉全国,是“上海品质”的代名词;而如今,与时代同步的“上海工匠”更是代表着“上海智造”的实力。正如“上海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中划重点的工匠精神,这背后产生的,不仅是“上海制造”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提高一大批上海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据了解,上海产业工人总数目前在540万,占到从业人员超过40%,而且制造业上海产业工人达到340万,绝大多数都在制造业。很多制造业一线工人都是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技能不断提升的“老法师”。而例如一线产业工人未来也将能凭自己的技能获得高级工程师的收入、甚至直接成为高级工程师等最新政策,也让产业工人获得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抓人才是上海构筑战略优势、打造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制造产业基地往往地处边远郊区,如何为人才打造宜居宜业的事业环境,政策如何配套,公共服务资源如何分配等,这些都需要未雨绸缪。正如上海今年召开的人才工作大会所强调,要创造品质生活,大力提升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舒适度。在新兴人才获得更多资源和发展平台的同时,能享受与城市发展同步的高品质生活。

今年以来,各地争相出台人才政策,开启“抢人”大战。从记者采访的多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上海正以“事业留人,环境养人”的思路吸引人才。正所谓,机械固然冰冷,但政策可以暖人,有温度的城市,才能留住人才的心……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