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会展经济新闻 >> 正文

什么专业刚出校门就有50万年薪? 人工智能不止有“钱”景

更新时间:2018-9-11 14:14:09     来源: 东方网

9月17日至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上海召开。人工智能发展不断提速,热度也持续上升,其应用更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人驾驶、机器人医生、人脸识别支付……企业将目光锁定到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岗位招聘待遇异常诱人,据2018界互联网校招相关数据显示,仅谷歌中国提供的人工智能岗位年薪就高达56万元人民币。专家估计,中国人工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缺口每年接近100万。

前不久,李开复第二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AI·未来》发售。他预测,15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40-50%岗位的技术能力,被取代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重复性劳动的工作中。

一方面害怕被轻易取代,一方面又有高薪“诱惑”,很多人将择业天平偏向了人工智能。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对求职者来说,想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如何?

自2017年11月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上海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据上海市经信委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700亿元(人民币),已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在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此外,上海正在组建人工智能发展联盟,集聚了近300家相关企业、投融资机构及科研院所。

除了产业发展之外,全国高校也积极扩展相关专业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可用之才。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这也是教育领域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具体举措。《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并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7月,中国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院校已有89所,而在上海就有9所。

从事人工智能工作应具备哪些素质?

人工智能,简称AI(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一门包含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综合学科。人工智能是从计算机应用系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及延生人类智能科学。

学习人工智能需广泛的知识面和不断地训练,其中,知识面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还应当了解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和工程学等;除此之外,需掌握一些技能与工具,例如统计学、神经科学、控制、优化和运筹学等。概括来说,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工作的人不应以单纯成为IT人为目的,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具备丰富的知识量和技能。

另一方面,想要从事好人工智能工作,还应培养跨学科研究能力,外语和文化、医学和健康、心理学、神经科学、法律、新闻和写作、音乐电影或其他类型的艺术。对这些领域的探索可以发掘人工智能领域的更多可能性,并使从业者在职场中更“如鱼得水”。

那人工智能就业的方向有哪些?作为引领未来的创新性技术,人工智能的就业方向目前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软硬件开发、高校等领域。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研发等高新尖技术领域也将让人工智能从业者“大放异彩”。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