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经济数据 >> 正文

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更新时间:2017-7-3 9:58:11     来源: 解放日报
原标题: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到2020年,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信息产业比重超过80%;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超过1000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力争达到7.5%。”这是正在举行的2017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主题论坛上传出的信息。本届信息消费节以“数字经济,无限未来”为主题,向大众全面展示上海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经济建设成果,是上海在信息消费领域面向申城市民和企业打造的又一次盛会,持续至7月4日。

2017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共同指导,GSMA提供国际合作支持。本届消费节在内容上重点打造“三个有”,即“一项有影响力的评选,一场有获得感的展览,一个有高品质的开幕论坛”,积极打造全民参与的互联网+嘉年华,迈向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生活新模式。这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指南》和本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挖掘创造新活力、消费新潜力、经济新动力,形成数字经济引领带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发展新格局的具体举措。

全市信息消费规模

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产品加速创新,“互联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消费带动和产业拉动效应显著,形成数字经济新生态。从发展趋势看,数字经济加速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促进信息消费规模跨越式增长,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从公共服务看,数字经济推动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服务供给优化和政府服务模式创新。

上海作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把发展信息消费作为变革消费模式、引领信息经济、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本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8116.3亿元,同比增长17.9%;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43.39亿元,同比增长27%。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傅新华说,上海发展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具有良好的基础优势,在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今年初发布了 《上海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上海产业竞争力。同时,集聚了移动通信、信息服务等领域行业龙头企业,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机器人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此外,加快推进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上海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重点围绕电子商务、数字教育等10项重点行动,聚焦发展高端软件、集成电路等8个重大专项,全市信息消费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集成电路领域,实现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保持国内发展领头羊地位。物联网应用领域,第三方医院药品供应链平台有效降低了药品流通成本,实现药品全程可追溯,远程心电服务600多家基层或小型医疗机构,累计诊断超过160万人次;面向手机、无人机等市场的传感器,如矽睿科技的磁力计、深迪半导体的单轴陀螺仪等,每月出货量突破1百万颗。智能家居领域,泰凌微电子自主研发的智能家居短距离通信技术被思科、英特尔等国际大厂批量采购;支持“大麦村”等产业生态服务平台,培育出新型电子消费品公司——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摄像机销售量突破100万台,在该细分行业全球第一。

2020年云计算关联产业

收入达5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软件产业领域,上海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和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注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技术创新、结构优化、跨界引领、安全可靠”原则,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中国制造2025”、推动“互联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稳增长”,巩固产业增长优势,全年经济运行呈稳中趋缓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6年上海软件产业共实现经营收入4074.16亿元,同比增长14.2%,保持了较高速增长,位居全国前列。软件是信息服务业的基础与核心,2016年以软件产业为主体的上海信息服务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6904.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软件产业占上海软件信息服务业总体收入的59%,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继续增强。高端软件领域,推动宝信软件、电气集团、上汽集团等80家单位发起成立上海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建设安全可靠基础软硬件适配实验室,推动开展产品适配测试。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推动华电集团与奉贤杭州湾合作,进行LNG冷电联供一体化数据中心项目的前期论证。

同时,产业集聚加速发展,目前上海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服务产业基地逾50个,规划用地面积4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270万平方米。其中经认定的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有41个,产业聚焦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动漫视听、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信息服务产业,并已成为上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在空间分布上,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大都紧临轨道交通网络和城市交通主干道,靠近大学教育机构,呈现网状分布格局,并随着轨道交通和高速路网的发展,向郊区新城进行外围扩散。全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聚集了本市70%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全行业60%以上的经营收入来自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单位土地产出水平达到130亿元/平方公里。

上海作为国内云计算发展起步较早的城市,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开展了系列工作。2010年启动“云海计划”以来,上海云计算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应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16年,上海的云计算相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为780亿元,同比增长15%。今年1月4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正式发布《上海市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业界称之为“云海计划3.0”,重点是“全面云化、升级产业”,即普及云计算服务模式,形成云计算产业体系,带动相关产业能级显著提升。提出到2018年,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云计算关联产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具体目标为:在培育骨干企业方面,培育收入超10亿元的骨干云计算企业20家。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云计算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值优于1.5。在深化行业应用方面,建设20个行业云计算工程中心。在带动产业升级方面,带动信息产业规模实现年均10%增长。

加强信息消费发展环境建设

信息经济发展活力也在不断释放。电子商务方面,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双推”工程。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本市持续推进并不断探索完善电子商务“双推”工程: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双推”工程,作为激励电子商务、“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服务载体,采取“平台企业让一点、政府财政补一点、中小企业自己出一点”的支持方式,聚焦产业互联网应用领域,致力于推动各类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创新服务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在带动并不断满足广大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依托互联网应用加快转型发展的同时,促进各类电子商务、产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加快创新创业步伐,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据统计,2010年以来,“双推”工程已累计遴选培育“双推”服务平台近50家,支持本市中小企业依托“双推”平台触网近2万户。

在数字文化方面,支持建设网络视听创业投资基金,已推动完成75%的社会资本募集。数字惠民方面,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编制社区事务受理信息系统优化方案并启动建设; 协调完成灵活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为老服务信息化示范平台建设,协调推进全市统一停车信息系统,向公众提供公交车辆到站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方面,推动建设互联网金融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发布P2P网络信贷联盟标准2.0版和网络联盟信息披露指引。

此外,不断加强信息消费发展环境建设,建成市政府数据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和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两个子系统,推动一批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推进官方网站实名认证、假冒网站发现和阻断等服务平台在搬场物流、家电维修等领域的应用,启动远程数字证书签发与服务试点,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个人身份认证平台。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落实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安全测评、应急管理等信息安全基本制度。健全信息消费信用机制,发布《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开通市信用平台,面向政府部门、法人和自然人、信用服务机构等正式提供信息查询、比对等服务,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加强系统建设,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共享。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围绕信息化助推“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促进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发展分享服务新经济,搭建分享经济跨界融合平台,推动融合创新经济门类发展;培育信息消费新业态,鼓励电子商务创新,推进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商业形态和服务模式融合应用。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