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财经新闻 >> 正文

协同创新,跑出长三角“加速度”

更新时间:2018-3-19 10:54:07     来源: 解放日报

编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集众智汇众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三省一市都承担着重大国家战略,也都有重要的改革创新举措。长三角区域的创新优势有哪些?要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还存在哪些瓶颈?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这些话题成为了三省一市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天的“长三角圆桌”专栏,本报与新华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合作,采访了沪苏浙皖的4位代表委员,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对标硅谷 打造长三角科创湾区

黄震委员:打破行政管辖,建立协调机制实现共享

■本报特派记者 吴頔

作为世界高科技创新的高地,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拉动了美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对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建议,在长三角打造科创湾区,建设“中国硅谷”,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黄震表示,长三角聚集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批一流大学,一流的大学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一流人才,为高科技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同时,长三角湾区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也十分优厚。黄震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上海的青浦、松江和金山等工业园区,都是我国经济与高科技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已入驻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此外,充盈的创业资本和风险投资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也将对高科技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这些作用是银行无法替代的”。

“如果能打造一个共同的科创高地,‘不分你我’,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畅通流动与共享,把优质的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全吸引过来,就能建成中国的硅谷。”黄震说。

不过,上海与周边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一体化进程,目前还有不少障碍。“主要还是‘各自为政’,实际上就是行政区域划分。”黄震认为,目前三省一市还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跨行政区资源配置困难,人才的跨地区流动也尚不充分。“交汇边界变成了‘隔离带’,成了发展的洼地。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黄震说。

因此他认为,长三角科创湾区的建设,关键是要打破行政管辖,建立全新、高效的跨省市协调机制,在湾区内实现科技、资本和土地资源共享。三省一市可共同制定土地规划,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快捷公共运输系统和服务体系,探索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人才流动的制度阻碍。

“长三角一体化需要三省一市共同努力,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协调机构。”黄震认为,打造长三角科创湾区,将使三省一市真正融合在一起,劲往一处使,走向一体化,使科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动力之源,将助推长三角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龙头。

优势互补 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

王秦代表:加强优势互补,试行“创新券”跨区域兑现

■新华日报记者 任松筠

创新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高频词。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看来,创新合作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主流趋势,只要大家聚焦各自优势领域,就可以避免低水平竞争;只要大家加强协作交流,就可以避免无序竞争,从而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

长三角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和问题,王秦觉得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创新合作受限于行政壁垒和既有利益格局;二是客观上还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状况;三是区域创新体系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要素流动渠道还不够顺畅,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还不够系统。

长三角如何进一步实现创新共赢?王秦表示,必须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强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型区域,以创新引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要加强协同,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合力推进共建共享跨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创建国家实验室,为长三角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源头支撑。加强创新协作,协同布局若干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性协同创新网络节点。加强对接融合,协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实践区。

要优势互补,加快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共同推进长三角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推动技术、资本和产业市场联动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打造最具活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集群。聚焦重点产业和民生领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持续实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合作项目,合力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落户长三角。深化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文献、专业技术服务等共享平台建设,试行开展长三角“创新券”跨区域兑现,促进区域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互利共享。

要保障有力,不断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环境。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长三角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协作网络,加强跨地区行政执法,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加强协同创新战略研究,围绕协同政策、运行机制以及协同创新效果评估等开展前瞻性战略研究,提升政府决策支撑能力。

一条“走廊” 撬动沪嘉杭协同创新

刘锐代表:要实现要素自由流动,需创新体制机制

■浙江日报记者 刘乐平

企业上新产品,经常需要使用大型检测仪器。如果资源无法共享,企业就得自己掏钱买仪器。仪器昂贵但使用频率不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这是中小企业普遍的烦恼。怎么破?

在嘉兴,这已经不是问题。根据浙江省科技厅、上海市科委、嘉兴市政府三方达成的协议,上海780家高校、院所、第三方实验室等总价值过百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以及超过20万项的检测检验服务,纳入了嘉兴科技创新券补贴范围。

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看来,嘉兴此举,打破了行政壁垒,实现科技创新券跨区域全面使用,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互利共享。

近年来,长三角各地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等,让刘锐代表感到“长三角一体化一定会加速”。

长三角一体化,刘锐代表最关心的是创新资源的协同。早在2016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就提出打造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构想,引起广泛关注。眼下,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共同制定中。而作为协同创新网络的组成部分,浙沪已于去年7月就共同推进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签署了相关协议。

在刘锐代表看来,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提出“生而逢时”。但仍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光靠地方政府推动是不够的。”这次参会,刘锐代表带了关于加快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她建议,从国家层面将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这一地方创新实践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试点项目,并予以立项支持。“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涉及不同的行政区域,唯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打破行政藩篱的束缚,发挥合作互惠的协同优势。”

她还建议支持在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地带进行重大科技创新布局,支持在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地带对重大科技产业发展平台进行统筹整合提升,支持培育具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整合配置能力的第三方创新服务机构。

“尽享天时地利人和,假以时日,相信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一定会成为创新的 ‘发动机’。”刘锐代表对此充满憧憬。

合作互动 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王容川代表:协调区域布局,共同培育新兴产业

■安徽日报记者 朱胜利

“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容川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区域协同创新布局; 推进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产业对接协作,共同利用创新资源和成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王容川进一步阐释说,要注重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强各省市各类科技、人才、产业规划对接,共同研究谋划区域科技创新战略。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区域内基础科学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已有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发挥更大作用。

“长三角地区省市于2016年共同签署了《沪苏浙皖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迈出的重要一步。”王容川高兴地说,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大量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优质的科教资源,要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依托各地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探索建设跨区域的功能型平台,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形成创新合力。近年来,安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国家授权的各项改革政策落地,为此提供了有益借鉴。

“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产业发展各有侧重,要推动创新成果的转移、交易,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发展。”王容川建议,要努力实现区域内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专家、技术经纪人队伍等资源共享共用,促进技术转移、交易、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要注重激发企业的创新主体功能,鼓励区域内大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内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优化创新项目孵化服务,深化区域创新研发、集成应用、成果转化协作。

王容川表示,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既要靠市场,也要靠市长”。政府必须积极引导、协调,提供有力政策支撑。要创新工作联动机制,强化创新政策协同,探索完善地区间规划衔接、生态补偿、项目协调等工作机制,携手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国际性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技术发明的重要策源地、新经济新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域。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或有疑问,希望做进一步交流,请联系QQ:1796793936 |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