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财经新闻 >> 正文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升级换代”迈向自由贸易港

更新时间:2018-10-29 15:22:21     来源: 新民晚报

  原标题:飞燕报春| 保税区“升级换代”迈向自由贸易港

图说:今日的外高桥码头全景来源: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摄

  昔外高桥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9月正式启动,是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也标志着中国又一个开放的“窗口”正式打开。

  今如今,外高桥保税区已经成为上海自贸区的5大片区之一。刚满“5岁”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向“三区一堡”的新目标迈进,距离自由贸易港区的梦想不再遥远。

  本周,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之一——上海自贸区外高桥国际智能服务产业园又迎来了一名国际机床“大腕”,来自印度的迈克罗迈帝克机床公司宣布入驻,建立全新的技术体验中心。

  如今蜚声海外的外高桥曾经地广人稀。外高桥的“老开发”们回忆,当年的外高桥还是一片芦苇荡,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推进,尤其搭上上海自贸区的“东风”后,实现了从保税区向自贸区的“升级换代”。

  1993年1月4日,本报刊登了《自由港,不再遥远》的报道,描述了外高桥保税区“看一次变一次”的景象。尤其是该篇报道写于“金鸡报晓”之年,指出了对外高桥保税区的重要意义,并有前瞻性地提出:外高桥保税区将不再是个模糊的概念,自由港,不再遥远。

  时任外高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原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党委书记李树铭,是最早投身浦东开发热潮的建设者之一,见证了外高桥艰辛又辉煌的奋斗历程。

  一盏日光台灯、一盒文具,外加一辆自行车,就是外高桥开发“先遣队”上班第一天领到的全部“家当”。白天,双腿迈入泥泞的芦苇荡现场勘查,或跑乡政府机关了解情况;中午,就在乡食堂搭伙,错过了吃饭时间只好饿肚子。

  曾有这么一个笑话,有几名忙得无暇回家的年轻人找到高桥乡敬老院暂时栖身,老人们看着两位年轻小伙子进来同住,觉得非常奇怪。年轻人也不多解释,戏说:“我们是孤儿,是政府关心让我们住到这里。”老人们深表同情,从此对他们格外关照。于是,敬老院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旅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快速推进,外高桥保税区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春天。”李树铭介绍,日本JVC公司、法国精艺斯塔姆、美国宝丽来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外高桥保税区逐渐成为中外瞩目的焦点。2013年,随着上海自贸区在外高桥掀起盖头,外高桥更是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状态和速度,展开了诸多首创性的制度创新。

  原商发公司董事长胡廷一回忆,细心的人会发现,上世纪90年代初,外高桥保税区区名的中英文翻译不一致,是不是翻译有误呢?他透露,当时,曾有两种不同观念摩擦的小故事。

  中央批复同意建立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后,国务院也颁布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理条例。为了对外招商的需要,亟需一个英文名字。有人建议按照地名和拼音直译,按照中文名称的每个字翻译出来。但是,“另一派”意译者则认为,条例中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保税”的概念,和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区相当接近。最终,大家形成以下意见:中文区名中央已定,不宜改动;英文名译作Shanghai Waigaoqiang Free Trade Zone为妥。后来,全国许多地区成立的保税区也都参考了这个译法,也为后来的上海自贸区打了“前仗”。

  如今,外高桥,上海自贸区启航的地方,正驶向更广阔的新天地。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截至今年6月,保税区累计新设企业3.07万家,两批54项开放措施,累计已有2200多个项目落地。

  在“自贸人”的精耕细作、大胆试验下,还将培育出更多的“良种”,并将迎来更灿烂的未来……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