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以豪迈诗情书写坚实诗行

更新时间:2018-8-13 10:25:58     来源: 解放日报

一场别开生面的吟诵会,昨天在黄浦江畔“吸睛”。江海交会,古今交融,词情一体,兴志与共。时间与空间的跨越、聚合,心情与景物的互动、共生,感性与理性的深化、升华,是我们古代先人写诗行文时常显现的一大特色,也鲜明地体现在昨天这场吟诵会上。静心体察那些原汁原味、历久弥新的经典字句,接通写作者的内心与当时情景,更会心有所思,情有所动。

长江里的中华文存,琳琅满目,得天独厚。流域所及,有“长江春水绿堪染”“两岸猿声啼不住”“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有“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我愿中国春,化从异方生”“登斯楼也,心系万家忧乐;望彼岸兮,眼追百代英豪”……不胜枚举,数不胜数,而又经久传诵,耳熟能详。从自然,到人文,从生态、经济到文化、民生,多少名人名句里的诗话长江,内容丰厚,价值独到,是历久弥新的人文宝藏,取之不竭的精神滋养。

如何“取之”,讲究立场方法。在昨天的吟诵与直播中,吟读前人先贤的诗作,并不是简单的再现与复制。读者投入,听者融入,这场网络时代跨越时空共同完成的长江诗会,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条船顺江而下,在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主题采访活动行至长江入海口之际,通过吟诵历代经典,讴歌长江古风今韵,弘扬长江人文精神,可以获得对千百年来长江美丽生态实景的诗文认知,获得人与自然与共、一江水与共、上下游与共的普遍共识;可以获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江东去”“不尽长江”的胸怀气度,获得母亲河的精神滋养;可以获得当今时代如何新作为的责任自觉,获得以民生福祉为永恒追求的内在动力,从而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吟诵会结束了,我们在综观了千百年的感与呼之后,更要以历史眼光、时代担当与宗旨意识,去更加牢固地树立共识,在“共饮一江水”中加强协同发展;去更加深入地理解贯彻,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的着眼点、气度与新意;去更加自觉地增强意识,为了民生福祉与民族复兴,创新作为,久久为功。作为“龙头”,上海站在沿海为弓、长江为箭的交汇点上、箭头位置,“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责无旁贷,更应该从共识出发,从大处着眼,从目标倒逼,从立足自身做起,从城市功能做起,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突破口做起,加强服务、辐射、带动、协同、联动,在国家战略和沿江上下的“一盘棋”中当好排头兵,率先让伟大时代的豪迈诗情,成为写在大地上的坚实诗行。

诗可以兴。诗言志。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华自古,诗会不断,留下不少千古佳话。人民写就历史,时代呼唤作为。改革开放再出发之年,用时代精神,注入大江奔流的新篇,让时间的书写经得起吟读。“人生代代无穷已”,“不废江河万古流”。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