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
  • 东方早报
  • 新民晚报
  • 解放日报
  • 上海报媒:
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经济网 >> 上海文化新闻 >> 正文

我为什么要写“大言斋笔记” ——吴少华

更新时间:2020-4-28 14:36:01     来源: 北国网

我的“大言斋笔记”,现每周三在协会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引起许多同仁关注,他们问我,你是怎么想起写这些“笔记”的。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国千年新春佳节的欢庆。宅在家里,成为了一种科学的举止。一天又一天,对于象我这样既不会微信又不爱看电视的人,实在憋的六神无主,只得搬出封存的各种资料,一边整理,一边消磨时间。慢慢地,慢慢地,那些文字资料背后的陈年往事,渐渐涌现在眼前,记忆的闸门打开了。于是乎,有了那篇《30年前一场赈灾义举》,也有了“大言斋笔记”的开场篇。

首先说一说“大言斋”的来历,“大言斋”是我的第二个斋名,我的第一个斋名是“寒友室”,这是半个世纪的事,所谓“寒友”,系指书也,因为我爱书。“大言斋”大约有三十年的历史。《说文解字》中释吴字云:“从口,大言也。”大声说话,为传统文化与民间收藏大声说话,便成了我的职责了。一直到2015年时,研究室斋名的朱亚夫先生要我提供斋名资料时,我才发觉用了那么多的斋号竟无一块匾额,情急之中,我想到德高望重的中国收藏家协会老会长阎振堂,于是便有了办公室里的那块斋名匾。

再说说“笔记”。原来“笔记”是中国古代记录史学的一种文体,谓随笔记录之意。笔记形式随便,又无确定格式,诸如见闻杂录、考订辨证之类。笔记作为一种专门写作体裁,起始于魏晋,经唐宋时期的充实发展,到了明清两代,更加风靡兴盛。正式把笔记用于书名始于北宋的宋祁,著有《笔记》三卷。明清时出现了大量的笔记文学,偏重于历史掌故、民情风俗与人物轶闻等,例如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赵翼的《陔余丛考》,以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由此可见,笔记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也是用于记载社会风情与人文学掌故的见闻的载体。

自改革开放以后,海派民间收藏的再次崛起,上海市收藏协会(前称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应运而生,风起云涌的收藏上海席卷了华夏大地。我作为一个历史的参与者、实践者与见证者,经历了那么多的事、人与物,总想能留下点文字的痕迹,今年新春期间,协会通过微信发起了为武汉加油的抗疫爱心捐款,同仁们的热情与大爱又一次感动了我。于是,我便想起了1991年夏秋之间特大洪涝灾害时的赈灾捐款的往事,于是我就将这件陈年往事写成了《30年前一场赈灾义举》一文,灵机一动,就起了个“大言斋笔记”的名称,于是就有了这个专栏。所写旧闻旧事必须要有30年左右历史,但逝者不在此列。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大言斋笔记”的由来。4月15日,雅昌网为我的"大言斋笔记"开了专栏,一天之间,阅读人数近七千,由此可见,还是有不少人喜欢我的笔记的。

 
编辑:Zhanglin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 点击联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图片